"設計是一種職業更因該是一種興趣,設計作品不只是為了讓客戶滿意,更應該、讓自己滿意"
"設計是一種職業更因該是一種興趣,設計作品不只是為了讓客戶滿意,更應該、讓自己滿意"
一、精準計算冷熱負荷
1、基礎參數核算
•單位面積負荷指標:上海辦公區夏季冷負荷建議按120-150W/㎡計算(含人員、設備、照明散熱),冬季熱負荷取80-100W/㎡。
•人員密度修正:開放式辦公區按0.1人/㎡、會議室按0.3人/㎡密度,每增加1人需追加60W制冷量。
2、特殊區域增量需求
•服務器機房:IT設備密集區冷負荷需提升至300-500W/㎡,并獨立設置精密空調。
•玻璃幕墻補償:西曬區域冷負荷增加20%,采用Low-E玻璃可減少15%負荷。
3、動態負荷模擬
•使用EnergyPlus軟件模擬全年8760小時負荷曲線,優先選擇COP≥3.5的變頻多聯機系統,年耗電量可降低25%。
二、空間特性匹配設備容量
1、功能分區差異化管理
•辦公區:每臺室內機覆蓋40-60㎡,送風距離≤15m,保證溫度波動±1℃以內。
•會議室:按人均新風量30m³/h設計,空調容量需預留20%冗余應對瞬時負荷。
2、層高與管道布局優化
•層高≤3米:采用側送下回風方式,室內機厚度控制在300mm以內,避免壓抑感。
•設備層規劃:每1000㎡辦公面積需預留15-20㎡機房空間,檢修通道寬度≥80cm。
3、噪聲控制標準
•室內機運行噪聲≤45dB(A),主機距離辦公區≥8m,并用減震支架降低結構傳聲。
三、設備選型與能效平衡
1、多聯機系統配置
•容量配比:單套外機連接4-8臺內機,總連接率建議80-130%,超配時需增加衰減補償。
•管長限制:冷媒管單程長度≤120m,落差≤50m,過長時需增加回油彎和增壓泵。
2、能效分級優選
•優先選擇一級能效機組,IPLV值≥7.0,相比三級能效機型年省電費約18%。
3、特殊環境適配
•臨海區域:選擇防腐等級≥C4的室外機,表面鍍層厚度≥80μm。
•高層建筑:室外機承重需≥500kg/㎡,抗風壓等級≥1.5kPa。
四、安裝維護關鍵控制點
1、管道施工規范
•保溫層厚度:冷媒管采用B1級橡塑保溫,厚度≥19mm,接縫處用專用膠帶密封。
•坡度控制:冷凝水管坡度≥1%,每3米設置通氣孔防止負壓積水。
2、智能控制系統
•集成IoT傳感器,根據人流量自動調節送風量,無人區域可切換至節能模式,能耗再降12%。
3、維保周期優化
•過濾網清洗:PM2.5濃度>75μg/m³時,每月清洗1次,正常環境每季度1次。
•冷媒檢測:每年使用檢漏儀檢測,泄漏率<5g/年視為合格。
上海辦公室中央空調尺寸確定需遵循“負荷為綱、分區施策、能效優先”原則:通過精準計算匹配實際需求,針對不同功能區域動態調整,并優先選擇高能效設備實現長效節能。建議500㎡以下空間采用變頻多聯機系統,大型辦公區可結合水冷機組分層控制。